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題周雄飛先生相贊

一七、題周雄飛先生相贊              劉陶福

紫金玄武虎踞蟠龍鍾靈毓秀,世出豪雄,
天資英朗,氣宇恢宏,忠誠樸實,和藹謙恭,
學而時習,禮義陶鎔,周家八士,我輩欽崇


附記:周雄飛先生南京市人,兄弟姐妹均是學士,各有成就。因周君友好,於民國三十六年十月在南京作此相贊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補注:
1.此詩為「喜愛的詩聯」(詩詞) 第十七首。
2. 相「贊」:頌揚、稱美。通「讚」。
3. “虎踞蟠龍”可參考六朝古都南京
4. 兄弟姐妹均是學士”,除地靈人傑外,想必也是父母教育成功。而在當時(民國36年前後),大學畢業生算是稀少的。據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的資料,民國34年,全國大專在校生及畢業生人數分別約為8.3萬人及1.4萬人;民國35年為12.9萬人及2萬餘人;民國36年則為15.5萬人及2.5萬人;當時中國人口總數約為5億多。(當時大專校院一覽表見年鑑 p.  578- )

不像70年後今天的台灣是大學生滿街跑:“大學生在教改後,由2萬多人飆升到10萬人,近年更是維持在23萬人,大學畢業生人數佔同年齡全國總人數70%,該年度大學指考錄取率超過九成……”。

[其他相關資訊]
1. 教育大事年表  http://history.moe.gov.tw/milestone.asp
2.  民國上大學花多少錢:1930年北大報名費三塊大洋

3.  抗戰期間的中國教育奇蹟    提到抗戰時“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”及“高等教育:1936年在校学生4万余人,抗战结束时增至8万余人 -- 1936年之前,中国的高等学府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,其学费普遍“年须数百元”,非家境富裕者,一般无力入学……抗战爆发后,学费问题转由国民政府出面解决,不但保证了来自沦陷区的大学生可以继续求学,而且打破了中国高等教育旧有的贵族化倾向。
解决大学生学费问题的同时,国民政府还竭力解决私立大学的运营经费问题。较典型者如厦门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南开大学等,全系中央政府大量拨款补助,才得以继续运转。此外尚有大批省立大学因资金紧张而申请改为国立获批,而得以继续维持。因为当局的种种努力,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,在抗战期间也不降反升,由1936年的4万余人,增至1945年的8万余人。”

4. 新中國成立 學位服一度被視為"形式主義"而取消

5. 一些舊年代的大學畢業照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